
2009年第四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主題為「光怪Funky Light」,今年的主題內容涵蓋創作者關注著科技的發達,因而影響人類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態度,它對於我們的未知世界帶來無止盡的衝擊,民眾皆可透過這次活動得到經驗共鳴和生活省思。雖然這次的作品中互動性較少,也有幾樣作品無表達出創作理念讓人在參觀的時候完全抓不到頭緒這是可惜的地方,但是還是有幾件作品是讓人印象深刻。

<曙光Aurora>,這件作品概念來自於自我對存在的狀態與聲音、空間的奇異狀態而產生的想法,每一種聲音都來自於某種不特定空間的存在證明,而人存在的狀態與存在的空間也隱含某種不規則性的秩序性,看似規則性的時間定律隱含著許多非秩序性的連結因子,產生一種「時間是沒有時間性」的錯覺,作者的概念讓人不經思考,原來生活中不管在哪個時間、空間都是有不同的聲音,而作者利用收集到的聲音來表現出一天24小時內的不同。

<觀察家的玩物>,這是我在光怪參觀中最印象深刻的,平川紀道這位藝術家利用地球和太陽為概念的裝置作品,觀眾可以控制觀看的角度並且藉由裝置設備切換成地球或太陽為中心的角度,而這件作品最特別的地方是當觀眾操作時是不需移動自己,只需操作互動介面及運用自己的想像就可以觀看,這是在光怪所有的裝置中最具互動的作品,它讓操作者可以靈活的運用公轉及自轉的方式來產生不同的景象。
看完光怪展覽後,發現每樣作品都有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和創作者想表達的意境,或許這些互動作品有些人完全摸不著頭緒,也有些人不贊同,這些都是不確定的答案,我想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相信每件作品都有其意義,畢竟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花盡心思所創作出的心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