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避開人群的禮拜五早上去看展覽,果然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其實剛好安排好的班上校外教學碰上之前安排好的活動,所以沒有跟同學一起去,不過自己後來還是親自到台北看了這個機會難得的展覽。也許是因為之前工作的關係,開始對電影有很大的興趣。
入口就看到皮克斯的海報,簡單的毛怪+大眼怪的組合應該就謀殺了不少人的菲林;門票是優惠票,果然當學生還是比較划算的。今天人潮不多,因為9點半就到的關係,進到展場就禁止攝影拍照了,所以入口處擠了一堆人在照相。大家總愛從一開始就細看,因為前方擠滿了人,所以我往裡面走進去先感受一下整個氣氛:「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擠滿了人;再進去的「超人總動員」、短片動畫區爆滿…今天不是假日吧~怎麼感覺大家都不用上班的樣子!再往裡面鑽:「海底總動員」前面擠滿了幼兒班的小朋友,「怪獸電力公司」的更加是…終於看到「蟲蟲危機」比較空曠了,先從這裡看起~「A Bug's Life」算是動漫界的奇兵,當初打破「Toy Story」就讓我很匪夷所思,第二部跟Disney合作的電影,在展覽上看到了從sketch變成完稿的部份,使用的媒材除了鉛筆,還包括粉彩、色鉛筆,壓克力到後來數位化完成的角色設定;接下來的「Cars」,比較多視覺的部份,還有場景的sketch原稿:即使簡單的筆觸也可以感覺到有透視感;「Wall-E」算是Pixar公司中我最喜歡的作品吧,除了整體的故事概念外,主角楚楚動人的眼神真的很難讓人不喜歡他;最新的「UP」算是展覽中比較有看頭的部份,數位化的分鏡圖讓人感覺起來很棒,因為雖然常常看這些電影,卻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些作品的分鏡圖。後半段的短片動畫主導的都是創辦人的作品;幻影箱算是這次展覽中讓我比較眼前一亮的作品吧。很幸運的可以站在很前面仔細的看旋轉起來的效果,然後停下來後每一個角色的個別動作。一共有18個角色拼成一個動畫腳色,每一個角色的最後一個都跟第一個能夠很俐落的連結起來,在燈光的搭配下產生的錯覺好像就是在看一場動畫一樣,活生生的動起來了啊~
因為仔細算角色的數量很傷神,後來錯過了製作過程的放映,到最後的放映剪輯室看了兩次精華剪輯的部份。少了「料理鼠王」、「Wall-E」和「Up」的部份,可能是展覽的時間超過兩年了,沒有辦法及時更新這個部份,但是可以去體驗皮克斯這二十年的精華,就讓人很值回票價了!前面錯過的部份後來有再往回走去參觀,「海底總動員」的雕塑讓人很深刻,尤其是那隻“燈籠魚”,展場動線應該是短片動畫那邊有點失算了,人都塞在那裡看動畫,而且又在「玩具總動員」和「超人特攻隊」中間路線。整體的展覽算是讓人很驚艷,美中不足的除了人潮過多而且很多學生只是為了校外教學而出來捧場的導致過多的人潮影響了讓人靜靜觀賞的心情;作品數量也有點少,畢竟像小叮噹一系列的作品就可以做成博物館來展覽的比較形式,讓人覺得展覽有點湊數量的感覺,一個系列的作品基本上都在20件左右,特別是「Wall-E」和「Cars」的展出作品真的少得有點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