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2008台北雙年展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61/王思音

Mieke Gerritzen


背景

蜜克.蓋瑞岑(Mieke Gerritzen)於1962年生於荷蘭,是九○年代初期荷蘭首先從事數位媒體發展的設計師之一,為各種媒體及作品提供設計,並與許多不同的設計師、作家及藝術家合作。蓋瑞岑也因其政治和社會立場而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她關心的是新媒體會帶來的影響,以及新網路在視覺及自然文化上可能開啟的不同視野。她與Koert van Mensvoort共同管理非營利組織「全媒體基金會」(All Media),透過這個組織,他們構思生產各種印刷品、產品、活動以及影片,作為對現下文化主題的批判反思,並希望透過影像形成一種溝通的形式。

特色

蓋瑞岑的設計融合新舊媒體,不僅激進、獨特,而且亮眼,呈現出強烈的澄澈與大膽。 她喜歡利用各種他可取得的媒介來工作,如印表機,電視,cd-rom和網站等等,將所有的媒介混合再一起。身為圖像設計師,Gerritzen 是少數的平面設計師之一能成功將紙本上的美學轉形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螢幕顯示媒體,但同時仍保留了線條與色彩等等基本法則。

作品與著作 Mieke Gerritzen著名的著作包括:《策略彙編》(Catalogue of Strategy)《人人都是設計師》(Everyone is a Designer)《一心求變》(Mobile Minded)《下一個大自然》(Next Nature)

2008台北雙年展展出作品 Beautiful World 美麗世界( 2006) 錄像作品(北美館展場)


荷蘭藝術家蓋瑞岑(Mieke Gerritzen)的錄像作品《美麗世界》道盡雙年展的一切議題。美麗世界所探討的是社會,第一次是在德國Zollverein,Visual Power Show期間展出。她製造華美刺激如同廣告般不斷重複的催眠效果,上頭有各種批判文字,強調跨國消費主義與娛樂經濟對人們的洗腦。

〈美麗世界〉可以說是整個展覽主體的入門介紹,是讓人閱讀的錄像,也是讓人觀看的文字設計影像。作品中影像的跑動有點像吃角子老虎機,上下左右穿插,不斷出現挪用的音樂片段、雋永的短句、寓意深遠的啟示,以及各廠的商標、書名、電影文本、垃圾廣告等。其中大部分是由身兼媒體理論家、網路評論家與行動主義者的希爾特‧羅文客(Geert Lovink)所寫,不但風趣幽默、一針見血,也極盡嘲諷與挖苦之能事,與所處的情境形成令人意想不到的對比。整部錄像作品中不斷重覆的一句台詞就是「one world」(一個世界),指的就是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 〈美麗世界〉創造了一種催眠效果,令人沈醉於日常影像的不斷反覆,表達這個時代的圖像,強調著消費產業的美學。這部錄像作品並未展示出慾望的對象,而是完全透過重覆和回憶,模仿著慾望產生的手法與過程,創造過分操作和漫佈操污染的效果。這種作法讓每件事都和經濟利益相關聯,造成觀眾的「愚鈍木訥」。資本主義經濟的美學化與消費主義規範亦步亦趨,現在龐大的娛樂經濟,與藝術圈的過度緊密相連便是一個例子。〈美麗世界〉追蹤各種符號的視覺語言、編碼、潮流,為達到預期的經濟成長佈署各種產品、想像、陳述、政治、次文化,以及一切事事物物。〈美麗世界〉是關於形式和內容不再分開呈現的視覺文化,娛樂和文化的界線也不再鮮明,因此,這件作品也是關於文字的意義、操縱和誘惑力的一部視覺機器。


The Yes Men 背景 以文化惡搞做抗爭的藝術團體「The Yes Men」,擅長運用媒體來嘲諷、諧擬、中介等對抗權力的不平等。世界有名的惡搞團體「The Yes Men」, 他們是由四位維護人權、反全球化、反霸權的活躍份子組成。專門針對危害、侵犯人權的組織或大企業進行有計畫的惡搞

惡搞布希 The Yes Men 團體的創始,開始於1999年,一開始,只有Mike和Andy兩位。他們在小布希的2000年競選網站上看到競選文宣充滿了虛假的、偽善的內容。例如:網站上提出"環境保護,降低污染",他們仔細的查證過,發現布希的家族企業正是幾個最大污染源之一。於是他們架設了另一個完全模仿布希網站的"分身網站",和真網站只有些微的出入,但卻充滿了"真資料",給大眾一個真實的布希樣貌,諸如布希年輕時非法吸毒的紀錄等。這個假網站吸引了不少人,此舉惹怒了布希,寄出信件要求他們關站。他們並未接受威脅,反而將信件公布給媒體,許多主流媒體因而報導了該事件,並於電視連線中訪問布希:「你對於這個網站將你的吸毒紀錄公布的看法?」「很明顯的,那些人是garbage man(意指靠垃圾維生)。」小布希說。「你打算怎麼辦?讓他們繼續公布資料?」「我們知道這個網站,而這些人根本就是檢垃圾的。」小布希又說。原本並不受到注目的網站,後來因為布希大為光火,在記者會上受訪時表示「自由應該也要有限制」,反而使該網站得到大幅報導,許多人湧入假網站看"真實資料"。有了這次惡搞布希的經驗後,一個擁有www.gatt.org註冊網址的人邀請了他們。GATT當然是和WTO組織有關,他說:「如果你們能搞到布希,大概也可以惡搞WTO了。」就這樣,The Yes Men成立了,開始了反全球化的大惡搞。

The Yes Men也曾扮成世界貿易組織(WTO)、麥當勞、美國住宅及都市發展部、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s)的「發言人」,並出現在各種會議發言、電視節目和座談會上。他們近期的目標是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Calgary)所舉辦的2007油氣展(Gas and Oil Exposition),The Yes Men裝扮成產業官員,宣布了一項要將人肉轉化為燃料的計劃。而在2004年的劇情片〈The Yes Men〉則是記錄了這個團體假扮WTO的經驗。

特色 The Yes Men是一群文化惡搞的活躍份子,追求「身份修正」(Identity Correction)。他們主張「身份盜用是指有罪犯冒用你的身份去偷竊,但我們想『我們要瞄準那些最大的罪犯,再偷取他們的身份,讓他們誠實一點』」。*The Yes Men使用的策略包括諧擬、嘲諷、中介、駭客主義(hacktivism)、以及策略模糊,但這些策略都有共同的特點:加入了基層民眾抗議的元素,讓每個人都能夠發聲,即使無權無勢也能為自己說話。The Yes Men使用這種策略的媒體形式來對抗權力的不平衡,操縱商業和政治的發布模式,使它們自相攻擊,並對抗協議意識(corporate ideology)。The Yes Men仿照知名個人團體的網站製作出假網站,另外也有真人上場,都是要揭露權力擁有者的真面目。

作品與著作 The Yes Men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的參展作品包括有陶氏企業惡搞訪問,以及救命球的相關紀錄文件。其著作《The Yes Men:世界貿易組織末日的真實故事》(The Yes Men: The True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亦列於參展作品之中,The Yes Men於2004年推出的同名紀錄片〈The Yes Men〉之姐妹作,2008年台北雙年展相關活動之一「城市遊牧影展」亦收錄了該紀錄片。

2008台北雙年展展出作品 DOW Does the Right Thing陶氏化工作了正確的事 ( 2004) 錄像作品(北美館展場)

The Yes Men團體最為人知的惡搞手法之一,是在2004年12月3日,亦即印度波帕爾(Bhopal)毒氣外洩事件20週年時,假扮陶氏企業(Dow)的發言人,並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世界新聞報導(BBC World)的現場訪問。波帕爾慘案發生於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現為陶氏化學旗下的公司)設於波帕爾的殺蟲劑工廠,高達40噸的有毒氣體從工廠外洩,造成3800人當場死亡,生還的十萬餘人飽受長期疾病及其他衰竭性疾病的困擾,事隔20年,當地的地下水依然受到毒物的污染,然而,聯合碳化物公司和母公司陶氏化學同一鼻孔出氣,極力撇清與該慘案的關係。「The Yes Men」於2002年發佈一篇偽新聞稿,解釋陶氏化學何以拒承擔法律責任,並且架設名為DowEthics.com的網站。當BBC要求透過該網站進行訪問時,The Yes Men欣然應允,並派出特派員猶大.芬尼史特拉(Jude Finisterra)飾演陶氏化學的發言人 (註:Jude 意指聖徒,不可能之事的守護者;Finisterra 意指世界末日)。 猶大.芬尼史特拉在訪問中表示,陶氏化學欲出售聯合碳化物公司,並將所得120億美元撥為生還者醫療賠償、清潔災難場地之用,以及研究陶氏企業其它產品毒性之研究經費。這段訪問被做為專題報導播放了兩次,同時也一度登上News.google.com的頭條新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報導,陶氏企業在德國證交所的股票下跌近20億美元。陶氏企業旋即出面否認,聲明該公司並未做出任何承諾,然而此舉反使媒體更大肆報導該篇惡搞新聞。





2008台北雙年展展出作品 Halliburton Solves Global Warning哈利伯頓公司解決全球溫室效應 ( 2006) 錄像作品(北美館展場) 在《哈利伯頓公司解決全球溫室效應》(Halliburton Solves Global Warning)中,The Yes Men於2006年假扮哈理伯頓能源公司(Halliburton)的代表,出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阿美利亞(Amelia Island)所舉辦的會議「災難損失」(Catastrophic Loss)。他們宣佈哈理伯頓所推出的新產品「救命球」(Survival ball),可在氣候急遽變化時保護經理人。救命球是一個可充氣式的球體,備有精密的通訊設施、營養吸收機、醫療器材,以及個人防禦設備,以確保在重大天然災害、災後傳染病盛行期或國家陷入武裝衝突時,企業使命不致受到危害。其中一位代表表示:「這顆球基本上是個人專用的保全社區。」。The Yes Men宣稱「救命球」(Survival ball),其備有通訊、醫療、防禦、甚至是營養接收器的裝備,能抵擋急遽變化的氣候與武力攻擊,噱頭十足的救命球就像是滑稽的「國王新衣」,諷刺了跨國企業的經濟侵略。

2008台北雙年展展出作品著作《The Yes Men:世界貿易組織末日的真實故事》(The Yes Men: The True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Yes Men架設了WTO分身網站,並接收來自全球各地的政府單位、民間組織的問題和信件,也非常盡責的回答了這些人的疑問,並提供各地人們WTO的資料。2001年春天,他們收到來自芬蘭的邀請函,要辦一場WTO的國際會議,希望WTO能派人到臨演講。他們回覆芬蘭WTO將派"Dr. Andreas Bichlbauer"(成員Andy扮演)發表演講。為了這次難得的盛會, The Yes Men設計了一套"WTO超人裝",由Andy穿著它登場。他們的準備相當周全,名片、裝備、演講稿、動畫遊戲、Powerpoint,採排等。

他們並且在巴黎也接受了CNBC電視台的現場辯論。電視製作人完全不知他們並非真的WTO官方人員。節目中對各地的反全球化抗議活動進行辯論,一方是反對WTO對第三世界以及開發中國家的剝削--世界發展運動組織的Barry Coates, 一方則是來自"WTO"的"代表Andy"。節目中,"WTO的代表",很明顯的是個"有禮貌的文明無賴兼白癡"。如:「強權才是對的,不管你們願不願意,強權才有決定對錯的權利。」如此充滿"理所當然"的歧視人權、污辱第三世界、充滿階級的白癡內容,當然讓對手Barry獲得了辯論支持點,就是WTO很難說服人,一個全球化的政策竟然是必須犧牲開發中國家的人權,來換取強權的永續利益。更難相信的是,世界竟然讓這些人來領導。

芬蘭會議當天,Andy對與會人員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他首先以「各位貴賓,WTO來此是為了要幫助大家,讓大家賺錢更容易。」為開場,並開始了關於「美國當年為解放黑奴而引起內戰,奴隸制度為社會帶來的利益,如今新的奴隸制度展開:讓奴隸直接在自己的國家為大企業工作,既便宜又無須為解放奴隸而戰--因為奴隸在自己國家。WTO將如何促成奴役第三世界的計畫」等言論。整個會場沒有人發現他們是假貨,也不曾對惡搞懷疑。會場的經理人、領導者們甚至有人鼓掌,點頭表示認同。這場演講最後還是上了當地報紙,在贏得了媒體的焦點後,回頭去倫敦拜訪當初CNBC辯論的對手:世界發展運動組織的Barry。他們在Barry的辦公室以The Yes Men的身份,刻意的重放了當天辯論的影片,Barry認出面前的人就是代表。他們在Barry處獲得了更多資訊,關於WTO與全球貿易的資料,並作為他們參與下一場澳洲會議的準備。 這場原訂於澳洲,與財富雜誌百名富豪的會議因為議程變動取消。於是The Yes Men在紐約的大學中舉行了另一場WTO與經濟、企業等相關議題的會議。 最後,當The Yes Men在澳洲的會議舉行時,Andy當眾宣布了一堆資料:來自人道組織、聯合國、UN等的紀錄,指控WTO對人權的侵犯、對第三世界的危害、造成了更多窮人、疾病等資料,然後當眾宣布「WTO決定自我結束,並將成立一個新的人道組織以幫助這些受害者」。與會的人士中,有人大表認同,表示「想不到WTO也能有如此人道關懷的良心」。這份「WTO出於愧疚,將自我了結,改成人道關懷組織」的演講稿,被The Yes Men傳送給世界各地的記者,政治家、媒體等共25000份。 參考資料 網站: The Yes Men官方網站http://www.theyesmen.org/ 2008台北雙年展http://www.taipeibiennial.org/index.aspx?Language=1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Yes_Men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卡提亞‧珊德KATYA SANDER /崔廣宇KUANG-YU TSUI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14/蔡瑜容
【卡提亞‧珊德簡介】
1970年生於丹麥卡提亞‧珊德現於柏林居住與創作。她屬於年輕一代的丹麥藝術家,對社會議題有強烈興趣。珊德參與多份刊物,其中包括擔任《Øjeblikket》雜誌的作者及編輯,以及與西蒙.沙伊赫(Simon Sheikh)一同擔任OE讀本系列編輯。珊德最近曾在2008年於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的藝術中心(Künstlerhaus)與2005年在維也納的陸德維基金會現代藝術館(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 Ludwig)舉辦個展。她的作品曾參與過的展覽包括:2006年舊金山CCA Wattis 藝術學院;2006年阿姆斯特丹SMART計劃空間(SMART Project Space);2007年德國卡塞爾(Kassel)第十二屆文件展(Documenta 12),以及2006年羅馬尼亞伊亞希(Iasi)第七屆Periferic現代藝術雙年展(Periferic 7 Biennial for Contemporary Art)。

【風格】
卡提亞‧珊德的作品主題圍繞在公私領域、語言、身分、都市計劃,以及民主。而在公領域中,她的興趣及研究是關於新聞及媒體所操作的空間。在她的作品中,觀者(或說得更明確,是受她作品影響的人)都要主動參與。珊德表示,她的興趣不在於藝術為何,而是在各種現有的可能性中,藝術/藝術家能夠完成什麼。因此,可以想見她的計劃總是始於畫廊之外,或是成形於日常生活平凡無奇的空間中。

【作品】
《 Monument for image production and image consumption》,2004
該提案是一個全國性報紙出版,一個隨機在某天毫無任何警告的兩個版本:正常的版本;另一個版本和正常版本一樣,但所有的文字和數字將失踪(除報紙的名稱頂端) 。該作品是實現於2004年7月6號合作的一個最大的全國性日報在丹麥, Politiken ,並分發到哥本哈根和郊區。文字少版本的文件,給予免費連同任何購買當日報紙。 用以紀念或簡單地表達方式,可見,網絡的圖像分配在某種程度上調節了這樣的歷史'事件'的存在。鑑於古蹟,傳統意義上的立場代表了一件歷史事件了,打破兩個世界(之前和之後) ,問題的概念隱含在歷史等紀念,不再存在任何重大的事件,這一事件歷史已經結束。



If you read this, I'll give it to you / Wenn du dies liest, gebe ich es dir》,2005
數以千計的徽章分發給整個城市。每個徽章寫道: “如果你閱讀它,我就可以給你(但你必須穿上它) 。 ”戴胸徽就像是有一個合同,是完全透明的: “我給你這個標誌,如果你想要它。 ”這種交流從未間斷過,因為一旦有人收到徽章,他們就等同於承擔這份透明的合同。也就是說,他們有責任把它傳給想要它的人。自由交流,其中的價值已完全取消,因為徽章通行證是人與人之間所有變化的立場( '我'和'你' )的人誰接觸到它:從一個誰問,從而接收,一個給誰,一個誰記得(也許有人告訴它) 。 在其他一些國家,他們都是免費分發。這流通的方式構成了一種公眾話語。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交流的模式。



《Televised I: the Anchor, the I, and the Studio》,2006
在所謂的日常用語,人們往往常常用“我”。但新聞工作者並不是如此,主播在大多數情況中避免不要使用這個小代名詞。然而,新聞主播似乎每天都在電視上,通常在同一時間,當然在同一個地方,但究竟是什麼環境下,讓她/他從事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常語言? 我們都知道,新聞主播播報新聞。但為什麼產生這種情況(自己立場的消失)?作者希望呼籲新聞工作:是什麼應該說?是什麼待觀察?也許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關係,不允許之間應建立什麼是看到什麼說什麼?如果新聞主播的話語 “我”是需要避免,那麼應該用什麼立場來代替這個話?值得我們省思。



《估價》 (Estimations),2008
展出的裝置作品有四個景觀,其中三個是在螢幕上播放錄製好的影片,另一個是與螢幕大小一致的窗口,可以讓人看到外面的實景,但是在觀眾面前好像是個螢幕,而且與其他三個螢幕排列在一起。這影像與實影並置所要表達的是:「市場」或「經濟」總會有個界線,越過了這個界線,就會碰觸到非「市場」或非「經濟」的事物。作者最後也許沒有提出結論,但她在種種關係和敘述之間所畫出的界線,卻有助於開發並引導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參考資料】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TBArtists/ArtistContent.aspx?Language=1&cid=24http://www.katyasander.net/





【崔廣宇簡介】
1974年出生於台北,1997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崔廣宇在台灣算是「新世代藝術家」,曾獲2003年第一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除活躍國內藝壇,亦曾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大展,如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2007年第四屆利物浦雙年展、等,可說是目前國內當代藝壇上相當活躍及備受國際矚目的新秀,並廣受好評。他以錄影形式結合行為藝術,成為少數能夠做出具有「觀念藝術」內涵的傑出創作者。作品亦曾至英國、日本、韓國、德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土耳其等地展出,並於2004年及2006年分別進駐倫敦的蓋斯沃克工作室(Gasworks Studio)與阿姆斯特丹的里克斯美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 Stichting Trustfonds)

1996年起,崔廣宇所參與的藝術團體「後八」(註一)於臺灣的都會社區中進行一連串的丈量、測試與擬態的行動藝術創作。其後的個人創作亦沿著此一路線,主要以城市空間為舞台,透過自己的身體與生活環境之間的接觸、互動、介入等行為,探刺我們日常活環境的寬容度。代表的作品有《十八銅人,穿透 穿透性》(2001)、《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系列(2002)、《我很好,我並沒有淋溼》(2002)、《城市精神》(2004)等。

註一:「後八」則是由一群年輕的前衛藝術家組成,以「橘色」為象徵顏色,後八為附近的鄰里做丈量—藉由丈量,訂出一套存在於後八和附近鄰里間公民與道德般的規範;並且賦予後八撫平傷痛與形象公關的角色。繁瑣的符號、複雜的示範、多餘而不具強制性的行為指示,真正的溝通才得以展開。疑問將導致一個結果:必須用更多的符號與規範來解釋這裡所發生的一切。
【風格】
崔廣宇的作品在1997年入伍後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不同,特別是反射出社會性的這個部份。綜觀崔廣宇的創作,他以身體為媒介,伴隨肢體的動作及富含社會性、遊戲性的演出,實際上是意圖揭露我們日常生活底層下的某種真相,並且從生活週遭、這個城市裡面去取材,較能夠引起一些其他的共鳴。藝評人黃海鳴指出:「崔廣宇的表演錄像作品除了散發立即的吸引力,其中不斷重複及變化的元素,看似無厘頭、搞笑、愚蠢,但卻又能觸動人深刻或許還是沉重的反思。」然而崔廣宇的每一件作品影像都很「輕巧」,即使勾起了「沉重的反思」,它也不是用力地擊中你,而是輕輕搔到癢處,使人會心並搏君一笑。形式輕巧、充滿游移性,如果它引發了「沉重」,則應是關乎主題的背後的哲學思考—關於生存的隱喻和人的認知問題。
「遊戲」也是崔廣宇的特質之一,遊戲的方式能在某程度化解了將會過於嚴肅的衝突(主體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和他的批判意圖),並透過遊戲方式釋放了現實中的壓力,在某程度得到精神上的短暫自由,因為如果無法真正逃離現實,那麼遊戲的情境可以暫時讓他從現實中抽離,並得到某種愉悅,一如人們借由觀賞和融入戲劇而達到情緒的昇華。不過,崔廣宇卻在這短暫的隱身中時刻不忘對現實世界「丟石頭」,而這短暫的壓力釋放也成了遊戲所能反饋給他和觀者的部份。
【作品】
《天降甘霖》,1997
於左右兩側輪流砸下如電視機、花盆、機車、椅子…等日常生活物件,崔廣宇算好時間差,在千鈞一髮之際跳開(左右來回跳),最後跳出畫面外,然後一根長竹竿掉落於跳躍的兩處,結束。

《十八銅人》,2001
《穿透性》:
用頭去撞擊各式各樣的物體,如馬、麥當勞叔叔、消防車、鐵皮圍牆…等。看似
超乎平常人的行為之中,其實是對生活環境的隱喻。身體的撞擊行為是代表了主體
和環境之間的對抗和矛盾;想要穿透現實的環境,卻還是被無情的彈回,暗喻人在
社會中與各種制約和體制不斷的衝撞的處境
《感受性》:
各種物件砸在頭上,如布偶、書本、電視機…等,且必須在被擊中的瞬間猜出東西
是什麼。這種襲擊不是要表達眼前所見的自虐表現,其實是想表達︰現實,就像是
一種向你背後襲擊的某物,事先無法預知,就算你知道了,眼前所見也只是一個倒
轉的、虛幻不實的影像反射,這當然是一個挑戰性的指控。
《自發性》:
於台北市各地,莫名其妙地從口中吐出不明穢物,突然嘔吐或邊走邊吐。口吐穢物
不是厭惡,也不是指某種身心失調的症狀,而是指「它者」穿透人體從口中蹦出的
一種形態;在此過程中,人體被「它者」貫穿,有如被涵蓋在它的內部裡,成為它
的一個環節。



系統生活捷徑:城市瞎摸》
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以文化與環境觀察的角度,針對適應生活樣態的方式及環境的可能性,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質疑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
註:《表皮生活圈》系列,人為了屈就於環境樣態所產生的「融入」或「劃一」舉動,在《城市精神》中轉變為有其他意圖的介入,並試圖短暫「改變」或「攪亂」舊有的行徑和邏輯,這個介入行為與環境的「相互對應」
《隱形城市:台八里.約克》,2008­
作品名稱影射這樣的模糊狀態(到底這是哪裡?台北?巴黎?紐約?),一種全球化之後由現成物拼接出來的生活現實,而這些拼接之間的縫線在商品、消費、與媒體等所塑造出的需求中被隱匿,並隨著全世界的互通有無來填補這些因文化差異而出現的縫隙,也增添了脈絡上的空洞。打破了一顆蛋,發現裡面還是另一顆蛋。
【參考資料】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台北市立美術館欣賞賞析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97776123/鍾佳容
台北市立美術館欣賞賞析














藝術家介紹:
一、作者簡歷:
雷尼.貝爾格 1965年生於挪威
雷妮‧貝格現居住在紐約,曾就讀斯德哥爾摩戲劇學院
(Dramatiska Institutet),接受影片製作的訓練,並將影
片製作技巧結合裝置、相片、文字作品,探索藝術在戰爭中
所擔負的角色。
她常常由紀錄性的素材中得到靈感,近年來則在公共空間中
開發一些計劃。



作品介紹:













<畢卡索畫史達林 / 鬍鬚女的肖像〉

這件作品包含一個錄像作品及一本手工製作書,處理的是一件所謂的
「肖像醜聞」:畢卡索在1953年史達林過世時所畫的追思肖像。


反映了人像和政治權力的繪圖。


根據畢卡索的戀人法蘭西斯.姬露 (Françoise Gilot)所言,畢卡索繪出
幅肖像時並不情願,而且這幅畫的繪製 背景也不同於當時的風氣 。













是由法國共產週刊《法蘭西文藝報》(Les Lettres Françaises)
所要求繪製,該報由法國詩人/小說家路易.亞拉岡(Louis Aragon)主編
,亞拉岡在晚年成為堅定的反對史達林份子。



〈畢卡索畫史達林〉所探討這幅炭筆畫背後的曲折故事,反映了
藝術家們在面對作品時的一些兩難困境、藝術的力量,以及在公共空間
中可為與不可為的隱藏規則。貝爾格一直著重冷戰時期藝術、宣傳和文
化政策等議題的探討





2007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 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
的 中途當代藝術館(Midway Contemporary Art舉辦個展。

→ 錄像作品: 〈背景之人〉
(The Man in the Background)










→出版品:〈紳士和爛咖〉 (Gentlemen and Arseholes)









此專題重點 :
研究1953年發刊的文化期刊《邂逅》(Encounter),此乃中情局「文化自由大會」(Congress of Cultural Freedom)的內容之一。 (文化冷戰)講的是在1947-1967年間的故事,其場景設置在美國和歐洲,主角是一個叫做“文化自由大會” (th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的組織。

文化自由大會”成立於1950年,它在35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搆
(包括“文化自由美國委員會”),擁有自己的新聞社,出版二十多種
顯赫刊物,經常舉辦藝術展覽,組織高規格的國際會議,並為音樂
家、藝術家頒獎。表面看來,“文化自由大會”是一個爭取文化自由
的組織;實際上,它不過是個沒有什麽自由的傀儡。
其幕後操縱者正是<中央情報局>。
雷尼.貝爾格提出的問題:
這究竟是「開放的陰謀」(liberal conspiracy),或者是由大
權在握的情報機構所主導、國家贊助的成功文化成果?


第二位藝術家:
一、作者簡歷:









尚‧格萊維爾1972年生於澳洲
尚.格萊維爾現於雪梨居住與創作,他成長於雪梨西郊,原先
希望成為職業滑板選手,但因傷而不得不放棄,轉而嘗試錄像。
* 作品風格:
格萊維爾的說法,他的作品是他個人與藝術歷史、哲學、文化論
述經驗的關係,透過兼具詩意和批判的解讀來展現。作品都與青少
年文化有所關聯,尤其是在都會區裡溜滑板、騎越野單車、霹靂舞
等景像。




〈臨水自照的麥克斯:荒原上的倒影〉

這是他首次在非都會區拍攝的錄像
作品。片中的機車騎士仔細打量一
灘位於灌木林步道上 的水窪,撥弄
著自己的倒影。騎士只能從水中看見
一個全身勁裝、頭戴安全帽的人影 。
他跨上 摩托車,朝鏡頭的另一方奔馳




而去,接著又掉轉車頭,加速 回衝,如此便能直接駛過水窪,濺起大片水花。


〈 坦格拉地鐵 〉(Tangara)


















                  <實際動作>

此片使用長拍鏡頭,以慢動作呈現。場景位於地鐵車廂內,一位年輕男子抓

著車廂把手,表演優雅的體操動作。 片中上下顛倒的景象,他們皆透過一
種奇特而又浪漫的畫面,傳達感情的張力。

<風暴系列> 

















<風暴系列>(Storm Sequence)是一件五分鐘的錄像作品,
格萊維爾在波浪拍擊的平坦水泥地上滑著滑板,一片厚重
陰沉的黑雲滾入畫面中,彷彿預示著厄運。







<木材翹曲,2000〉




格萊維爾創造性扭曲造成的傳輸 的圖像和想法之間不同的文化區
和歷史時期。
在彎曲的木材 ,重新粉刷有在下方放置兩個特製的滑板。 木材上
之圖案連接線彎曲一個典型的格洛弗樹,和滑板的彎曲膠合。
格萊德威爾看到一個平行兩國之間的文化活動。



第三位藝術家:


一、作者簡歷:



















馬立歐‧里奇1962年生於義大利

馬立歐‧里奇現於柏林居住、創作。新
自由主義全球化影響了許多個人及團體
,而里奇的作品則是一種中介,呈現出
他們的生活。

* 作品風格:
里奇的錄像作品思考「邊界」的概念,特別是邊界與身份、存在
的關係而將重點放在集體的記憶和個別的故事上,更明確的說里
奇感興趣的,在於不同的地點、文化、價值間隙中的人。


<麻油雞>













影片的標題<麻油雞>比喻每日加諸於外籍新娘身上的心理壓力。


婦女分娩過後,通常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操持家務。這段期間,婆婆


會每天燉煮麻油雞給媳婦喝,幫助 媳婦恢復元氣。


來自異國的媳婦通常不太喜歡麻油雞的味道,奈何不能違背婆婆的好意,


且語言隔閡也構成溝通問題。


里奇的影片探索這個令人感到遺憾又無奈的議題:


拒絕雖是必要之事,但又根本不可能。


PINK.2005


















馬立歐‧里奇考慮到兩個問題
(一)、審美差異的存在?
(二)、騷擾和不公正對變性的書籍會
被視為藝術或政治? “


•在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傾向排除那些


不符合社會的期望。
變性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否定差異
這種社會禁忌總是轉化為沉重的歧視,尤其
是在那些社會中的問題性別認同,在社會上
的界定。 跨越這些邊界被視為危害社會。






















作為一個變性人在伊斯坦布爾 往往是一種被迫的選擇,他們
的基本人權得不到承認,從受教育的權利和工作。 他們因此
不得不出售他們的性生活。


















身體和心理暴力行為往往是由同一機構代表誰應該保護它們。
地方當局,主要是警察,採取任何法律或大部分非法的機會
騷擾他們。




(Two, 2002 )




























溝通的動力學在 夫婦親密的工作中
被分析。 推論一個男人和 一個女人表達他們
的憤怒和他們的興奮 辯證理論。

( 活佛 , 2002 )













地點為尼泊爾正處於青春期的喇嘛和他的
主人在每日的祈禱期在智慧的寂寞方面的一

幅強烈的肖像。

參考資料:



http://www.unisa.edu.au/samstag/scholars/scholars01/gladwell.asp
http://www.rizziart.com/Proj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