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光怪 Funky Light」個人感想心得

設管研一 98776113 許佳媛

  因為光怪的緣故,讓我第一次踏進台北當代藝術館,一進去就被滿滿的宣導文宣給吸引住了,裡面充滿著各式各樣藝文活動的訊息,而每一款文宣設計皆讓人想帶回家好好細細品藏;這次館內展出了許多作品,有著各種不同的形式,如互動、動畫還有電玩,其中互動作品有許多都是老師上課時都有特別介紹及是先給我們觀看過的,但當時只是單方面的經由影像去想像身歷其境的效果與感觸,今天卻是真正看到這些作品的展演,並且親自去感受他的互動形式,有種奇妙不可言喻的感覺。
  這趟唯一的缺憾即是裡面的作品皆沒有寫出作者的創作理念,也許是希望不同的觀者看到作品能有觀者本身不同的詮釋,但有些作品在沒有明瞭理念是甚麼的同時,我們也放棄去猜想作品所欲表達的意義,像是其中一部動畫作品德國克里斯托夫.布雷希的作品<天堂>,也許跟信仰有關係,當不同的信仰,作品所欲傳達的理念,是不是也會隨著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較不能深入觀眾心理層面?而此趟下來也有幾個作品是值得讓人再三回味的,像是來自瑞典的藝術家喬納斯.達貝格螢幕的錄像裝置作品<三個房間>,在同一個空間裡三個不同時空的變化,房間裡的所有擺設隨著時間逐漸的憑空消逝,讓人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真實,那時,我們都靜靜的看著影片裡,節奏是緩慢,而氣氛是沉靜,但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一股時光流逝的感嘆,不由得暗自沉重,是一個細膩而發人醒思的的作品。

  而平川紀道的作品<觀察家的玩物>亦是讓人印象深刻,當手去轉動手中的控制器時,彷彿自己已成了主宰宇宙與世界的中心,似乎只要自己輕輕一碰,這天地就因我而轉,也許這秒還在地球遙望著天空,下一秒就出現在宇宙間俯瞰地球萬物似的,是一副讓人充滿想像的作品。

  利用光的點、線、面投影,節奏式的變化表演,無生命的物體開始被賦予生命力,保羅.巴布埃納的<擴增藝術>讓人感受到也許我們視為沒有生命,不會成長的東西,在給他一些額外的輔助後,加上觀者本身的觀察與幻想,或許是可以給予他們生命的,原本在一開始時,我只注意到五花八門的顏色,投影在各種不同面積的矩形上,還在困惑他所預傳達的意念是甚麼,但仔細觀察其中的光影變化便能有所體悟,是一部非常具有深度的作品,我很喜歡!

  每個作品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都可能有位觀者的角度而有所不同,也許未必有著標準答案,隨著每位觀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生長環境的不同,解釋作品的出發點也許也會不一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作品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作品背後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背景,重點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學會了甚麼,此行讓我體會良多,也獲得許多。

沒有留言: